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杜燕)为持续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服务中关村科学城建设,今天,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出台29条服务措施为海淀区企业提供“打包”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
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相关负责人在今天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该局制定了《海淀工商分局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服务品牌工作措施》,出台5个方面29条服务措施,包括服务企业发展的16条措施、服务政府决策的3条措施、服务消费维权的3条措施、服务城市治理的6条措施、健全内部机制的1条措施。其中,属于海淀工商争取在全国或者北京市率先探索实施的创新措施13条,政策已经实施海淀工商争取领先的创优措施16条。
搭建“企航服务平台”
负责人介绍,工商局海淀分局成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科学城建设服务协调办公室(简称服务办),并设立“企航直通中心”,通过微信小程序开通“海淀工商企航服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对企业特别是重点企业需求和工商服务的信息归集处理反馈。成立专门的服务部门并通过线上小程序开展工作,是“互联网+工商服务”工作模式的创新措施,实现“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路”。
推进企业工商信用“码上通”
针对重点企业和非公党建示范点企业,依托“海淀工商企航服务平台”,以二维码形式开通信用出证绿色通道、异常名录移出绿色通道、年报绿色通道;复杂业务、个性问题由服务专员提供答疑解惑、引导办理、全程协助的企业信用便利服务。这项创新措施相较于之前必须来现场办理相关业务的工作模式,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方便了办事群众。
率先放宽对“高精尖”业态企业登记注册条件
负责人表示,发挥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争取北京市工商局和海淀区政府给予相关授权,根据北京市经信委颁布的《北京市鼓励发展的高精尖产品目录》,在海淀区针对鼓励发展的“高精尖”业态企业放宽住所(经营场所)条件。这条措施是企业住所、房屋用途的互通适用,大大放宽了除了住宅以外其他用途房屋的注册条件,这条创新措施也得到了北京市工商局的支持。这对于解决“高精尖”企业注册问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率先实现创客企业“集群注册”
负责人强调,率先实现创客企业“集群注册”,主要是针对区级创业平台和高校创业园。在区级创业平台推出可以提供免费住所(经营场所)的孵化服务,并由平台和创业企业约定一定的使用期限,实现创业企业“集群注册”。这对于解决创新创业小微企业注册难题,缓解住所资源稀缺的问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率先在全国探索“结果登记制”
针对内资科技类有限公司,探索简化现行提交文件,变更登记申请不再要求提交决议、协议等公司决策性文件,依据公司权力机关的决策结论,直接向工商机关提交变更后的登记信息,完成变更登记,提升企业决策的法律效力,探索登记制度改革。
这项措施是继2016年,海淀工商在全国率先试点开展企业登记注册全程电子化,并迅速在全国推广受到国务院好评之后,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率先在全国开展探索的又一项重要工作,下一步会加大这方面的调研和试点。
此外,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将继续深入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作,推进海淀区连锁企业“一区一照”登记模式改革等;将深度挖掘12315投诉举报数据,将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与消费者的诉求相结合,研判消费趋势变化特征,剖析消费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隐患,形成导向精准的分析报告,为政府决策和企业成长提供数据支持。
负责人指出,29条措施涵盖了准入服务、商标服务、维权服务、执法服务等各项工商业务,旨在推出覆盖工商全职能的创新和创优服务,为海淀区企业提供“打包”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分局将及时总结经验、提炼先进做法,为中关村科学城建设贡献海淀工商力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