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北京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北京城内外风水格局与紫禁城的风水格局

2022/8/19 20:23:44发布56次查看
北京,我们伟大祖国的首都,具有闻名于世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北京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是燕国国都所在地,因而历来有“燕京”之称。公元1153年金朝从会宁府迁都至北京,改名为中都,此后元、明、清三朝均以北京为都城。北京保留有我国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故宫紫禁城,紫禁城雄伟壮阔的古建筑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宝藏令无数人心往神驰。北京城规划严整的街市,辉煌壮丽的宫殿,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处不深深地打上了风水操作的烙印。以下从传统文化角度对北京城略作分析。
一、北京城周边的风水格局
北京的风水被历代堪舆家所称颂。分析北京风水形势的文字始于唐代著名风水师杨益,他说:“燕山最高,象天市,盖北平之正结,其龙发昆仑之中脉,绵亘数千里……以入中国为燕云,复东行数百里起天寿山,乃落平洋,方广千余里。辽东辽西两枝,黄河前绕,鸭绿后缠,而阴山、恒山、太行山诸山与海中诸岛相应,近则滦河、潮河、桑干河、易水并无名小水,夹身数源,界限分明。以地理之法论之,其龙势之长,垣局之美,于龙大尽,山水大会,带黄河、天寿,鸭绿缠其后,碣石钥其门,最合风水法度。以形胜论,燕蓟内跨中原,外挟朔漠,真天下都会。形胜甲天下,依山带海,有金汤之固。” 宋代朱熹也说过:“冀都是正天地中间,好个大风水。山脉从云中发来,云中正高脊处,自脊以西之水则西流于龙门西河,自脊以东之水则东流入海。前面黄河环绕,右畔华山耸立为虎。自华来至中原为嵩山,是为前案。遂过去为泰山,耸于左,是为龙。淮南诸山是第二重案,江南诸山及五岭又为第三、四重案,正调比也。” 《金史·梁襄传》对北京形势分析是:“燕都地处雄要,北依山险,南压区夏,着坐堂隍,俯视庭宇。” 《读史方舆纪要》说北京是“视中原,居高负险,有建瓴之势”。
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群臣对北京的形势又作了一番论证。有曰:北京河山巩固,水甘土厚,民俗淳朴,物产丰富,城天府之国,帝王之都也。有曰:北京北枕居庸,西峙太行,东连山海,南俯中原,沃野千里,山川形胜,诚帝王万世之都(见《太宗实录》)。
清人吴长元分析北京城附近的风水形势曰:“北京青龙水为白河,出密云,南流至通州城。白虎水为玉河,出玉泉山经大内,出都城,注通惠河,与白河合。朱雀水为卢沟河,出大同桑干,入宛平界。玄武水为湿余,高粱、黄花、镇川、榆河,俱统京师之北,而东与白河合。”
北京位于太行山与燕山交汇处,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由太行山、军都山形成半圆形屏障。北京南面有大河,来自黄土高原的桑干河与来自蒙古高原的洋河会合成永定河。永定河汹涌澎湃,穿行于深山老林之间,至京西陡然冲出山谷,在京南小平原伸展流淌,造就了北京小平原形同蛛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山川襟带之间,北京城温润丰饶,土肥人美,遂成天府。这样的地形,用风水术语来说,是“藏风聚气之地”。
二、北京城内的风水格局
整座北京城,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一大载体,它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千百年来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知识、信仰、道德、习俗、法律、观念等。明清两朝代,当权者按照风水理论,对北京城进行了整体风水调整,使其更加雄伟美丽,与自然合谐统一。
1、外城与内城的布局
从近代测绘的“北京城区地图”可明显地看到原都城为四面用墙围起来,呈一个品字形的清晰轮廓。由于《易》及八卦图在方向安排上,上为南,下为北,与现代地图的方位标志上下相反。因此原规划设计是一个倒过来的品字形。外城在上,为南;内城在下,为北。外城呈扁圆形,略宽;内城呈正方形,略窄。符合九宫八卦之说:上南为乾,为天,为阳;下北为坤,为地,为阴,乾天包坤地,外城是内城的屏障。这正是天圆地方,乾坤照应,阴阳合德的象征。内城原是“地”位,为坤,为阴。但都城是“人”生息居住的地方,纯属阳宅。故在格局上为使其转阴为阳,设置了九个城门(按《易》,九乃老阳之数)。南有三门,正阳门居中(即俗称之前门,它建造时的高度为九丈九尺,九为老阳之数),左崇文右宣武(又寓意为文东、武西),东二门南朝阳北东直,西二门南阜成北西直,北二门东安定西德胜。内城南设三门为奇,为阳;北设二门为偶,为阴。天子居“九五”之尊,所以内主外从,内城用九门,外城用七门。另外,自永定门经正阳门、皇宫达鼓钟二楼是一条笔直的十五里的中轴线,是按九宫而设。九宫矩阵的南端为九宫,中央为五宫,北端为一宫,三数之和为十五,中轴线之总长正为十五里。帝王之宫禁处于中央,显示了帝王的“九五之尊”,象征着统驭四面八方之权威。
外城东南角呈曲折突起状;内城西北角呈凹陷状。东南为兑卦的方位,兑为泽;西北为艮卦的方位,艮为山,这正是“天地定位,山泽通气”的象征。
中国古都城门的设计,其文化象征意义也往往出自《周易》。元大都的城门有十一个,近百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此有种种说法。美国有的华人学者说这是刘秉忠太保设计时取义于哪吒神,哪吒有三头、六臂、两足。我倾向于设计者是取象于《周易》“天地之数,阳奇阴偶”。天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二、四、六、八、十,取“天地之中和”即将天数的中位数“五”和地数的中位数“六”合而为“十一”。引寓为天地和合,自然万物变化之道尽在其中。
2、北京城各建筑所体现的阴阳平衡与向心取正观念
古北京城是《周易》象数与古都形制相结合的代表作。《周易》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易道深刻而又广泛,玄妙而又精湛,揭示了自然界及社会生活中一些基本规律,形成了一套重要的哲学理论。它作为一种文化思想体系对中国古都的选址、布局和形制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从《周易》象数与古都形制入手,是找到了分析中国城市文化的一把金钥匙。
中国古代都市规划建设是以整体平向布局、建筑群巧妙联接、组合为特征著称于世的。连接组合的重要原则之一就是明朗、对称。其指导思想与地理风水中的阴阳协调与对称平衡观点相一致。《周礼·考工记》所提出的“九经、九纬”就是以中心轴为对称轴,“左祖右社,前朝后市”的布局也正是阴阳对称观念的反映。对称就意味着调合。以北京为例,南有天坛,北有地坛;东有日坛,西有月坛;左有太庙,右有社稷坛。太庙为阴,祭祀祖先。社稷坛为阳,为国家土地的象征。前后左右阴阳对称的中点,就是风水穴。在风水理论看来,阴和阳是互相对立的一个事物的两极;它们互相依存,不可缺少,阴、阳调合则主吉祥,反映在城市的平面布局上就是对称、明朗。
国都一般选择在当时认为风水最好的地方。宫阙主殿又建在城市的风水穴上,这里被认为是“生气”聚集的地方。紫禁城位于城市东西、南北交*轴的中心。紫禁城大量使用的紫红色,以象征着天体的中心——北极星所处的紫微垣。整座城市的中心是皇城,皇城的中心是宫城,宫城的中心是太和殿,太和殿的中心又有着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其上有须弥座,它的九层台,象征着九重天。这一人间天上的中心,也称“太极”。这里又是阴、阳谐调,藏风得水、生化万物的地方。北京紫禁城是典型的宇宙象征主义的代表作,为了把一地方渲染得更加神圣无比,古代建筑设计师们用尽了一切可能的方法,把它象征成为宇宙的中心。
3、由院落空间布局所表现的韵律起伏
皇城的中轴线从永定门起,正南北方向穿越紫禁城中央各殿及今景山,止于清初重建的鼓楼与钟楼,全长15华里。沿着这条中轴线,修筑了出入紫禁城的南北御道。当时从永定门御道北上,朝见天子,依次要见到两旁天坛和先农坛的空阔而神奇的远景,走8华里到前门,很快进入正阳门,时不久即到大明门(清改“大清门”,民国改“中华门”,在今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随即进入“t”字型宫廷广场,名曰“天街”。广场的南部收缩为单调的“千步长廊”,形成一条狭长的通道。广场的北部突然张开左、右两翼,使人有豁然开朗之感。太庙和社稷坛(现在的劳动人民文化宫和中山公园)这两组高大的建筑群对称排列于“t”字形广场的东西两侧。迎面耸立着雄传的“承天门”(清改“天安门”)城楼,楼前有精美洁白的汉白玉石桥,桥下流着清澈碧绿的河水,两旁耸立着玲珑剔透的华表。行人至此,但见蓝天白云与金碧辉煌交相辉映,使人有步入天上宫阙之感,这是建筑布局给人的第一个高潮。步入承天门后迎面是端门,中间相距较近。两旁是一个封闭的近似方形的院落。此时气氛顿然凝重。过了端门又进入一个狭长、深远的空间。左、右两旁排列着众多的朝房,一直引向宏伟壮观,令人赞叹的午门,此为第二个高潮。从午门到太和门之间,在宽广的正方形庭院两则,有崇楼高阁对峙左右。巍峨的太和殿阔64米,深37米,高35.05米。它造型雄伟,气势凝重,布局森严。四周是一排排婷婷玉立的汉白玉栏杆,上面布满精致的白云、龙、风浮雕,把大殿装点得极其雍容华贵和富丽堂皇。立于太和门台基上,行人可深深地感受到太和殿巍峨崇高、凌驾于一切之上的震撼力,此为第三个高潮。
4、法天象地的五坛
都城除皇城、宫城之外,占地最大、有着显著地位的建筑尚有五坛。所谓五坛,就是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社稷坛。天坛是天子祭天的地方,位于北京城的南端、在外城的里侧。它的建筑形状是圆形的。天坛的位置和形状,体现了南为天,为乾、为阳的思想。地坛是天子祭地的地方,位于北方,在内城的外侧。它的建筑形状是方形的。地坛的位置和建筑形状,体现了北为地、为坤、为阴的思想。日坛在东方,月坛在西方,它们都在内城之外。社稷坛在内城的中央。日坛、月坛和社稷坛都是方形的。五坛的配置和设计,也是以《周易》的乾坤、阴阳、九宫八卦理论为基础的。
五坛之中,天坛位居第一,以下重点对天坛所体现的古文化含义进行分析。明清时北京天坛真正祭天的地方是圜丘坛,这是一座圆形高三层的石坛,共5.33米。每层四面出阶各9级。上层坛面直径30米,中层50米,下层70米。坛面周围有石栏板环绕。三层坛面栏板总数为360块,总计环坛的坛面、台阶、栏板等所用石板、石块数目都是九和九的倍数。《周易》谓“阳卦奇、阴卦偶”,因此以奇数为阳数,偶数为阴数。奇数也叫天数,偶数也叫地数。九是最大的“天数”,是阳数之极,用它来表示天体的无限高大。祭天只用“天数”,不杂“地数”。坛面之上铺有青石。上层坛面直径为23.6米,坛正中央的一块圆石叫“中心石”,又叫“天心石”或“太极石”。从中心石向外每圈依次递增9块,到第9圈则为81块。中层从第18圈铺到第27圈。下层从第27圈铺到第81圈。每层都以汉白玉石雕为护栏。望栏、栏板的数目也各取天数。由此可见设计者在几何图案上的精巧构思,其象征意义皆出自《易经》。
丹陛桥北端为矗立在祈谷中心的祈年殿。它是天坛建筑群中最为宏传的建筑。祈谷坛状如环丘坛,同为三层圆形石台,上层直径68.2米,中层直径79.6米,下层直径89.6米。三层总高5.56米。三层坛面都有汉白玉石雕的护栏环绕于坛座周围。坛座之上高高耸立的“祈年殿”是最能体现天人相通的典型建筑。其内部的柱子安排各有深意,中间最大的四根,叫“龙井柱”,象征一年有四季;中层一根柱子叫“金柱”,代表十二个月;外层十二根柱子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三十六个大窗代表三十六旬;七十二个小窗代表七十二侯。大殿为圆形,殿顶为蓝色代表天。地为方形代表地。第三重殿檐有二十八根巨大的楠木柱,代表二十八宿。整个天坛座落在密林之间,充满了与上天的感应氛围。
由此可见,“法天象地”是中国古建筑的一大特色。从五坛的配置和设计看,这一思路就更清楚明了。
明代北京的布局,虽系人为,但其寓意及规划指导思想,以及建成后的艺术和功能效果,在500多年以前的世界上为数不多,甚至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完美的都城建筑。
三、紫禁城的风水格局分析
1、紫禁城的修建
公元1367年,明太祖朱元璋派大将徐达、常遇春北伐,1368年9月占领了大都城。明初把大都改名北平。永乐四年(1406年,丙戌年)闰七月,下诏,以明年五月建北京宫殿,分遣宋礼等采木烧砖,命泰宁候陈珪董治其事。
公元1404年,明统治者依*其对国家的控制,顷其全国人力物力展开了空前绝后北京城营造工程。共投入了23万工匠和上百万民夫、士兵。巨大而珍贵的木料来自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山西等省。城砖来自山东的临清。桐油泡的“金砖”来自苏州。明北京城全部由砖砌而成,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宫城又称紫禁城,沿用元代大内旧址而稍南移,周围加砖砌护城河,即今筒子河。南面正门称“午门”,即元代皇城灵星门旧址。万岁山,�...
北京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