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界面新闻记者独家获悉,继今年1月在广东率先试点“存房”业务(即“不动产财富管理”业务)尝试创新长租房源供给模式后,建设银行今年9月将在北京上线“存房”业务。
知情人士向界面新闻透露,不同于此前仅担当资源整合者和金融服务者的业务模式,即将在北京市展开的“存房”业务将不再与租赁机构进行合作,而由房东、建行及其旗下两个子公司——建融家园和建信信托共同完成。签约后,建融家园将负责管理、维护、出租房源,承担“房屋管家”职责,而非由建行二次委托给房屋中介公司;建信信托将负责资产打包和租金支付。
“如果把房屋3至5年的租赁权转让给建行,建信信托将一次性支付房东3至5年的租金。”前述知情人士向记者介绍,“由于租金为一次性支付,所以会有一定的折扣,3年89折、4年86折、5年84折。”由于委托期限的长度决定支付的资金成本大小,且需考虑房屋相关维护成本和折旧率,委托期限的长短决定了支付时折扣的大小,前述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建行作为大行要承担社会责任,租金的控制也是为了政策的考虑,避免房价和租金哄抬的情况。”
建设银行作为曾经负责基础设施建设的银行,最早进入住房租赁市场并不让人意外。
自2017年底,建设银行先后在深圳、佛山、武汉、北京等城市达成住房租赁战略合作。推出近万套包括“ccb建融家园”在内的长租房源,并发布业内首款个人住房租赁贷款产品。
2018年1月,建行在广东首先试点“存房”业务,尝试创新长租房源供给模式。房东可向建行下辖的住房金融服务中心申请办理,建行为房东提供房产长租收益评估服务,并撮合房主与专业租赁机构达成3-10年的住房长期租赁交易,由租赁机构向房东一次性或分期支付未来长租收益,之后将长期房源向租客出租并负责租后管理。
在建行的“ccb建融家园”app上,将房源从区域、租金和户型上做出划分。界面新闻查看时发现,北京市各区的房源不超过10套,其租金在1600元至26000元不等。但作为前三批试点城市的广州、深圳和武汉,则房源较充足。该app从房源方面划分为个人、中介和机构,“机构”房源多为相寓、蛋壳公寓等来源,标注“平台验真”,中介和个人房源则标注“政府验真”。用户可通过该app进行存房申请、房源核验、租金估价,以及委托或直接出租房屋。
而建设银行的另一个app“ccb建融公寓”,则是一款专门与品牌公寓合作提供房屋租赁服务的应用。合作方包括金融街公寓、37°公寓、新派公寓、蜂客公寓、阳光宝铂。不仅如此,还推出了安心养老公寓栏目,目前暂无内容。
传统房屋租赁的利润来自于差价,而银行参与房屋租赁市场,还在于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作为进军租赁市场的金融辅助手段,如各种租房贷款产品。
界面新闻获悉,建设银行就租房市场的不同人群推出“按居贷”、“租客贷”和“业主贷”三款产品。“按居贷”对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用于其本人支付租房相关费用,执行个人贷款基准利率,额度最高100万,最长期限10年;“租客贷”向符合条件的个人发放用于综合消费的贷款;而“业主贷”向符合条件的个人房东发放用于综合消费的贷款。
前述知情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建行针对租房市场的三种贷款产品其实都属于消费贷款,但利率低于市场上的一般房屋租赁中介。由于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波动,政策方面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北京地区是否推行ccb建融家园的三种金融产品还在等待总行的指示。
银行进军租赁市场可谓是找到了稳定、长期、优质的资产端。然而,未来的租金现金流是否稳定,净资产收益率(roe)是否可以达标,仍然是需要不断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