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商业的一个好处,是不贪多好强,比如“大酒缸”,卖酒不卖菜,宁愿把生意让给隔壁饭馆;二荤铺,总是老老实实卖面食,东来顺已经做到三层楼那么大,还是除了炮羊肉、涮羊肉,别的一概没有。在北京,限于步行可及的九城内,商铺各安其分,各擅胜场,无形中构成了行业规范与分众消费。
工
北京自来没什么工业,有的只是些小工艺,如锡器、铜器、缝纫、裱褙之类。二三十年来说得出来的首创,大概只有中关村。这个号称“中国硅谷”的高科技区域,发展20多年后,看上去还是像一个超级的攒机工场。苹果的中国首家体验店不放在这里而设在三里屯,实为明智之举。借由清华毕业生视频作品《寝室夜话》传播的新民谚:“中关村男人,有钱,不会玩;三里屯男人,没钱,会玩;建国门男人,有钱,会玩。”表达的正是北京白领生活的区域化认知。中关村给人的感觉是货品齐全,但创意欠奉,既无法提供高档的科技消费感受,也比不上深圳华强北的眼花缭乱无奇不有。
京绣又称宫绣
这让人想到北京的工艺。北京的工艺,也是托赖五百年帝都,招致了天下的能工巧匠,讲雍容,论精巧,无不执全国之牛耳。不过,北京工艺以老字号祖传手艺相标榜,好处在不走样不离谱,坏处在无革新无创制。自明以来,北京是世界上最方正、街道最平直的城市,但凡有条斜街,一定要在街名上标明,如烟袋斜街、李铁拐斜街、樱桃斜街,所以北京“说方向,永远不像外国说左右,他永远说南北东西”。这当然是因了北京不是依山傍河而建,而是人工设计以成的“八臂哪吒城”。这种建筑格局投射在居民心理上,一定是严谨整饬而不尚变通。网上交流泡妞经验,都说北京女孩一大好处是会讨老人欢心,能做到这一点,非从小夹磨不可,讲规矩,守礼节,虽说世风日下,毕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规矩多,人必得压抑自己,好面子,肯耗财买脸。可要是耗不起财,提不足劲,又当如何?这就逼出了北京人的两件脾气,一是“京油子”,甭管多重的话,他能绕着把它化解喽,或是绕着弯子骂人,表面上还是恭维你,你要不知道他本意,可得猜上老半天;另一是“说大话,使小钱”。《正红旗下》写旗人好面子又穷,种种行径,让人好气又好笑。到现在也是,跟北京人喝过酒拍过胸脯的人都知道,酒桌上,说什么都没问题,哥哥兄弟叫得倍儿亲热。事能不能办成,两说。
商
北京人一向以街道平直宽阔自傲,齐如山回忆,清末民初,北京的大街,便“可以并行十辆汽车”,又有对联云“自街东望街西,恍若无,恍若见;由城南往城北,朝而出,暮而归”,极尽渲染之能事。可是按《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的看法,这是不合理的城市格局,因为不利于商业。
这一点毫无疑义。自清末入民国,北京或北平的大街一直在缩减之中,而且越是商业发达地区,如东四、西单,大街的窄化速度越快。这是商家花钱与地面官串通所致。齐如山感慨说:“从前的地下泄水沟,都在大街两边,现在有许多地方,都在各商号柜台之内去了。像朝阳门、阜城门等处,有几段大街还相当宽这就是因为各该属商业永未发达的关系。”
近年有好些书和文章,批评共和国时期的北京建设。这个建设的总体思路,就是“求宽求大”,拆城门,扩马路,当时人人额手称庆。“文革”时有人突发奇想,开一条宽马路从太和殿前穿过,让三大殿成为“人民的休息场所”,够多么方便啊!天安门广场,世界最大,长安街,这头望不见那头,够多么气派啊!问题是,老百姓过日子不是总在航拍状态,要那么大干什么呢?难道因为北京没有自然河流,所以要开出若干条“路河”来吗?
老北京解决这种矛盾,是将“胡同”与“大街”截然分开。你想,妇女小孩子,是不让他们上大街的,生意买卖则不在大栅栏的铺子里,就在东安市场、隆福寺里,大街宽点窄点,有什么打紧?可到了如今,还能这样吗?
老北京的商家,出了名的和气生财,童叟无欺。所以齐如山晚年,很怪“上海的腐化风气”传到北京,弄得商场风气一日坏似一日。现在回头看,上海的商业伦理是最现代、最完足的。
北京的商家虽然人情味浓,但他的商业模式,是建立在人际关系稠密而多次博弈的基础上的。入民国后,旗人生活困苦异常,其中有个原因,是清朝许多旗人靠赊账度日,抵押品是皇家定时发给的“铁杆儿庄稼”,一旦朝廷倒闭,旗人也就失去了抵押品,又素无谋生技能,多仁义的商家也不能拿钱打水漂玩儿。
老北京商业的一个好处,是不贪多好强,比如“大酒缸”,卖酒不卖菜,宁愿把生意让给隔壁饭馆;二荤铺,总是老老实实卖面食,东来顺已经做到三层楼那么大,还是除了炮羊肉、涮羊肉,别的一概没有。在北京,限于步行可及的九城内,商铺各安其分,各擅胜场,无形中构成了行业规范与分众消费。竞争是通过年资门槛实现的,新店通常站不大住,老字号也得想办法保持自己的老主顾。那时的外国人、外地人,都承认北京住着“舒服”,因为不用动脑筋,一切都是现成的,甚或做学问也以此处为佳,因为不仅往来商户是固定,而且四季分明,何时该穿什么,该吃什么,都有定规,完全不用操心。比如说服装时尚,一定是上海的妓女先兴起来,很快传染本地的摩登仕女,一年后传到北京的妓女身上,再两三年,传到北京城富贵人家的姨太太身上。至于大家闺秀、正室太太,永远不理会潮流,出门身上的衣服总得带着樟脑味儿才好,有香水味就会被人说是姨太太。这是北京守旧的一面,但守旧本分未尝不是好事,海德堡大学的教授太太,听说每月总要飞一次纽约去逛街的,那也比在海德堡开一个mall强吧?
东来顺
概言之,北京的城市性格,是“大而正”,唯其大,可以兼容并包,对它不满的人也可以自筑天地,日复一日地过下去;唯其正,有着农村式的内向与固执,外国的、南方的、时尚的、新潮的,思想也好,器物也罢,很难动摇这座城市的根本。它已立在华北平原的幽州故地八百余年,还将继续屹立下去,直到水涸地陷、风沙掩埋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