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
印发《“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区委、区政府,市委、市政府各部委办局,各总公司,各人民团体,各高等院校: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中共北京市委
北京市人民政府
2017年9月7日
“健康北京2030”规划纲要
为贯彻落实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和《“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推进健康北京建设,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建设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规划背景
(一)发展回顾
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人民健康。新中国成立以来,本市大力发展医药卫生事业,创建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全面落实免疫规划,广泛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健康北京理念深入人心,健康北京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卫生与健康服务保障体系日趋完善,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到“十二五”时期末,本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8.0%,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已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二)形势分析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北京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健康中国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各地区要开展健康城市建设,为健康北京建设带来重大发展机遇;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对健康北京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健康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健康领域的广泛应用,为健康北京建设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强劲动力。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疾病患者逐年增多,境外传染病输入风险增大,多种健康影响因素叠加交织;健康服务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健康服务资源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衡、基层服务能力相对薄弱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迫切需要全方位、多层次、高水平地推进健康北京建设,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提供坚实的健康基础。
二、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视察北京重要讲话和对北京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人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
(二)基本原则
——坚持健康优先,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将保障和促进人民健康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实现健康与经济社会良性协调发展。
——坚持政府主导,人民共建共享。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多部门统筹协调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健康北京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坚持深化改革,实现创新发展。解放思想,攻坚克难,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实现关键领域改革突破。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发挥科技创新和信息化的引领支撑作用,激发健康北京建设活力。
——坚持公益性与公平性,推动均衡发展。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人民群众享受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推动全市范围内卫生与健康事业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间健康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促进社会公平。
——坚持服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快形成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更好地服务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坚持疏解与提升并重,统筹考虑人口、空间布局和市民健康需求,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分布,提升服务效能。发挥首都医疗资源丰富的优势,深入推进京津冀卫生与健康事业协同发展。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城市健康基础设施水平全面提升,城乡健康环境条件持续改善,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得到积极治理,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广泛普及,人均期望寿命稳步增长,市民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健康城市建设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到2030年,与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相适应的现代化卫生与健康治理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受健康生活、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人人拥有健康环境的局面基本形成,人均期望寿命、婴幼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等主要健康指标继续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健康中国首善之区基本建成。
到2030年具体实现以下目标:
——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居民身体素质进一步增强,人均期望寿命超过83.4岁,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分别达到3.0‰以内、4.0‰以内和8/10万以内,城乡居民健康水平差距逐步缩小。
——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健康知识广泛传播,健康行动深入开展,自主自律的健康行为得到塑造,体医结合的健康服务模式基本形成。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
——健康服务更加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稳步提升。本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5.8人。
——健康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进一步健全,医保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更加顺畅。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低于18%。
——健康环境更加优美宜居。森林绿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国家卫生城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持续提高。
——健康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社会办医格局逐步形成,商业健康保险规范发展,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创新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健康企业,健康产业与相关产业实现融合发展。本市健康服务业总规模达到1.6万亿元。
三、开展全民健康促进行动
(一)健康素养提升行动
1.完善全民健康教育体系。广泛宣传“人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强化自我健康管理意识。将促进居民健康素养提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落实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规划。建立市、区两级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完善健康教育网络,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以北京市健康展示馆为核心的现代化健康教育基地。建立健康教育专家库。建立健全健康知识和技能信息发布制度。针对影响群众健康的主要因素和问题,建立居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和技能传播资源库,构建数字化健康传播平台,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精准性和实效性。鼓励和引导媒体办好健康类栏目,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引导公众科学理性应对健康风险。在幼儿园、学校、医院、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建设健康促进场所,推广健康主题公园。深入推进全国健康促进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到2030年各区均完成全国健康促进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
2.加强青少年和儿童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中小学为重点,建立学校健康教育推进机制。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师职前教育和在职培训内容,培养专(兼)职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以健康生活方式和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开发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青少年特点的健康教育读本,丰富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学校健康教育组织管理,强化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职能,理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职称晋升渠道,加强学校卫生专业人员队伍建设,满足学校卫生防病工作基本需求。建立中小学生健康管理家校合作模式,将学校健康教育延伸至家庭,加强对青少年近视、肥胖、吸烟、心理等健康问题的研究干预。重视儿童早期发展,研究适合幼儿特点的健康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探索加强幼儿园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模式。
3.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实施国民营养计划,全面普及膳食营养知识。深化“三减三健”(减油、减盐、减糖,健康体重、健康骨骼、健康口腔)行动,引导群众建立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心理平衡的健康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居民营养监测制度,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实施营养干预。加强重点人群性健康教育,开展全社会毒品危害教育。加强对各类健康志愿者的培训并充分发挥其作用,强化对家庭和高危个体健康生活方式的指导及干预。到202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0%以上,人均每日食盐、食用油摄入量控制在8.5克和33克以内。到2030年,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45%以上,人均每日食盐、食用油摄入量持续下降。
(二)全民健身普及行动
1.完善全民健身基础设施。通过政府鼓励、社会参与和市场调节,鼓励和支持利用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以及非首都功能疏解腾退空间,改造建设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合理利用城市公园、郊野公园、户外广场、公共绿地等空间资源,建设体育健身活动场所。公共体育设施应当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免费开放或给予优惠。鼓励具备条件的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2.发展体育健身社会组织。支持各级体育行业协会发挥枢纽型社会组织作用,促进带动各行各业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重点培育发展在基层开展体育健身活动的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提升服务管理能力。发挥市体育志愿者联合会及各级志愿服务组织优势,发展形成以社会体育指导员为主体,优秀运动员、教练员、体育教科研人员、专业社工等积极参与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到2030年,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8万人,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达到2.5万人。
3.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落实《北京市全民健身条例》,深入开展全民健身实施计划。大力支持发展健身跑、健步走、游泳、自行车骑行、球类、冰雪运动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运动项目;积极培育击剑、赛车、马术、极限等具有休闲消费引领特征的运动项目;扶持推广武术、围棋、象棋、龙舟、风筝等传统体育项目;着力开展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项目的群众性赛事。贯彻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活动计划,保障中小学生每天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每人熟练掌握1项以上体育运动技能。制定中小学生体育课监测与评价地方标准,培养青少年体育兴趣爱好和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实行工间健身制度,鼓励和支持新建工作场所建设适当的健身活动场地。推动残疾人康复体育和健身体育发展。到2030年,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达到100%,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25%以上。
4.积极普及群众冰雪运动。以举办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大力开展各类冰雪活动,扶持推广冰壶、花样滑冰、速度滑冰、高山滑雪等运动项目,积极培育“一区一品”冰雪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冰雪嘉年华和群众冰雪健身活动。优化完善群众冰雪健身设施,满足群众冰雪健身需求。建立健全市、区两级冰雪运动协会等体育社团,引导冰雪体育组织品牌化建设。
5.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布体育健身活动指南,建立完善针对不同人群、不同环境、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发挥全民健身在慢性病防治以及健康促进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形成体医结合的疾病管理与健康服务模式。加强全民健身科技创新平台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开展达标测验和体质测定工作,完善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开发应用国民体质健康监测大数据,开展运动风险评估。到2030年,市民体质达标率超过97%,市民体质明显改善。
(三)心理健康促进行动
1.开展心理健康促进。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关注心理健康,强化公众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意识,预防精神障碍发生。加强精神障碍发生状况、发展趋势监测,健全社会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机制,提高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能力,及时进行心理援助。搭建心理健康促进服务平台,提供公众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借助心理援助热线,拓展公众心理健康服务内涵和服务范围,提高心理健康服务的及时性和普及性。到2030年,普通人群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75%。
2.加强常见精神障碍防治。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儿童孤独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加大重点人群心理行为问题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