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八九月份,是草原上莜麦成熟的季节。绿油油的麦苗变成金黄色的麦田,风一吹过,麦浪金晃晃的,一眼望不到边,这是麦秸画创作者杨丽丽最美的少时记忆。
小时候,她爱躺在收割的麦子堆上发呆;如今,她把麦秸秆“变废为宝”,用此创作成麦秸画,在大草原上开起了自己的工作室,不仅把爱好变成了事业,还教授当地贫困户麦秸画制作技术,带着乡亲们一起增收脱贫。
杨丽丽工作室里乡亲们正在剪麦秸。
杨丽丽成长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这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以原生态草原和灵动的骏马闻名。
如今,大草原上刮起了一阵快手“旋风”。在常驻人口近105万的锡林郭勒盟,快手用户有约34万,竟占了总人口的1/3。杨丽丽也是其中一员,快手成为她新的销售渠道,也让更多年轻人借此平台了解这一亟待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乡创业填补文旅产品空白
“我们回草原吧,我们回家吧。”打开杨丽丽的快手页面,一幅幅制作精美、惟妙惟肖的麦秸画作品,内容多反映蒙古族和草原文化,配上高亢悠扬的草原歌曲,底下小伙伴纷纷留言“求定制”。
麦秸画又被称为麦秆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工艺美术品,源于我国古代的中原地区,成熟的麦秸画作品可以追溯到隋唐时代。
杨丽丽制作的麦秸画。
虽然来自民间,但由于工序复杂、技艺精湛,麦秸画一直很受欢迎。利用具自然光泽的麦秸秆制作而成,麦秸画古朴自然,具有立体感和层次感,还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6岁的杨丽丽曾在北京闯荡三年。当时还在从事教育行业的她,因偶然机会结实了天津美院的国家工艺美术大师芦俊侠,第一次了解到麦秸画的创作工艺。
“一开始就是抱着好奇的想法”,杨丽丽记得,她第一眼看到麦秸画便觉得不可思议。小时候家里收割麦子,麦秸秆通常被弃置在田间地头,或拿去喂养牲口,而现在,这麦秸杆还能用来作画,变作艺术品,杨丽丽直呼“神奇”。
此后两年间,杨丽丽师从芦俊侠,专门学习麦秸画,一发不可收拾。今年,杨丽丽回家乡开了自己的工作室,将爱好变作一份事业。
在快手上传的一个作品中,杨丽丽带着草帽,坐在户外,烈日下一根一根的剪麦秸秆,她直言这也是“苦中作乐”。
杨丽丽在剪麦秸。
一幅麦秸画作品要经历割、漂、刮、碾、烫、熏等多道工序,制作精细而繁琐。对一个自称外向又“坐不住”的90后来说,这漫长而艰辛的制作过程,对她的耐心是极大考验。
“(剪麦秸秆)是特别基础的工作,要把好的麦秸秆挑出来,剪成一节一节,再经过画、剪、贴、烫多个复杂工序,才能成形”。杨丽丽说,一幅大画通常要画上五、六天时间,例如“鸟的羽毛要一根一根来做”,是纯手工制作而成,更需精益求精。
杨丽丽的家乡多伦县地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我们这里的伴手礼通常是牛肉干、奶类食品,但唯独缺少文化产品”,谈及为何回乡创业,杨丽丽说,希望通过反映草原文化的麦秸画,打造家乡的文化旅游产品,“就像西安的剪纸一样”,以此填补文旅产品空白。如今,她的作品中既涉及十二生肖等传统题材,也有多伦湖等美丽的草原风光。
今年2月,打算回乡的杨丽丽在北京西站,颇有感慨地在朋友圈写道:“归来是最美的旅途,沿着熟悉的路,印着惦记的人,把乐带回家,回家的路是最美的风景。”
曾反对的师傅如今也上快手露脸
今年4月,杨丽丽找到了新的销售渠道——快手。快手上记录和分享生活的短视频从来不缺,用户每日上传的视频超过1000万条,社区网友互称“老铁”,还有不少人因此成为“网红”。
在快手上推销麦秸画,62岁的师傅芦俊侠第一个表示“有顾虑”。
“刚接触快手的时候,师傅不太认同。”杨丽丽说,在师傅看来,这是“虚无缥缈”的东西,要实实在在做事才行。
但杨丽丽心想,锡林郭勒旅游旺季只有45天,线下推广和销售局限性很大,如果做旅游产品,快手是一个很好的推销平台;还能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年轻人知晓,“何乐不为?”
后来,师傅被成功说服,偶尔还会一起在快手上“露露脸”,杨丽丽笑说。
制作麦秸画。
“通过快手,我向全国网友介绍我们的麦秸画,很多网友会专门来订做。目前快手也是我们最重要的线上推广和销售平台。”7月25日,在锡林郭勒盟与快手达成战略合作的发布会上,已经在快手上录制了20多个视频的杨丽丽欣喜地说。
杨丽丽玩快手的经历虽说不上经验丰富,如今也已驾轻就熟。面对镜头没有任何生涩,杨丽丽说,现在每做一幅作品,都要在快手上记录下创作点滴。
她还打算,把更多现代元素融入传统的麦秸画。“我们的消费群体部分是80后、90后,如果把更多创意、创新元素加进去,反映现代日常生活,这门古老的传统技艺就更有可能传承下去。”
累计培训30户家乡贫困户
杨丽丽的工作室,上个月尤其热闹,乡亲们围坐在一起剪麦秸秆、学习麦秸画制作工艺。这既帮助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还为乡亲们增加了可观的额外收入。
“我们现在除了收购乡亲们的秸秆外,累计培训了30户贫困户,还有一些劳动能力有限的残障人士,教他们做一些麦秸画的基础工序,让他们可以掌握一门手艺,获得一份有尊严的收入。”
杨丽丽说,在采购原料时,她会专门向贫困户倾斜,还以成品六成的价格来收购乡亲们制作的半成品。
前,她的工作室已经有10名经过培训的员。“他们中大部分都是40岁以上的中年女性,加入工作室,每月能额外增收1500-2000元。”她说。
锡林郭勒盟多伦县是内蒙古区级贫困旗县中贫困人口最多的县。杨丽丽自言,“我是回乡的大学生,有责任用实际行动回报我的家乡。”
今年,杨丽丽入选了快手“幸福乡村带头人”计划。
杨丽丽参加快手“幸福乡村创业学院”。
这一计划旨在通过快手的技术、产品和社区属性,挖掘和连接中国乡村的人、物产,以及文旅资源,助力乡村振兴,提升乡村的“独特幸福感”。该计划准备在三年内,在全国发掘至少100位有能力的乡村快手用户,通过为乡村创业(包含产业创业、文旅创业或其他创业形式)提供商业和管理教育,产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进一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下一步,杨丽丽打算,订单量增加后,让更多的贫困户加入进来,形成一条完整的流水线,帮助解决更多当地乡亲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