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近期,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蔓延,部分国家禁止粮食出口,全球粮食安全面临严峻考验,引发国内关于粮价上涨的担忧。对此,4月6日,在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王德奇表示,我国粮食供求总体宽松,北京市粮食供给充足、储备到位,能够满足消费需求,市民不必集中采购和在家中囤积粮食,后期不会出现粮价大涨局面。
“近三年来,北京市粮食进口数量不大,主要用于品种调剂。2019年实际进口粮食只有12万吨,国际市场粮食形势变化对北京粮食市场影响有限。”王德奇说。
据了解,为保障粮源充足,当前北京市已建立了稳固的粮源基地。北京与黑龙江、吉林、河南、河北、山东等7个主产区,政府之间、部门之间、企业之间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不断巩固和拓展粮源供给渠道。北京首农食品集团在外埠建立了多处粮源基地,目前“一手粮源”的掌控能力接近全市消费量的70%。
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北京市地方粮食储备相当于6个月市场供应量,轮换购销机制健全,在调节粮食市场供求和价格方面发挥了“压舱石”和“稳压器”的作用。若加上其他性质的粮食,北京辖区内粮食库存相当于10个月的市场供应量。
疫情期间,北京成品粮储备量由15天增加到36天的市场供应量。再加上企业的商品库存,全市成品粮库存相当于48天的市场供应量。市、区两级政府都有粮食应急供给预案,全市共有800多个应急供应网点,配备了必要的应急运输、配送能力,能够确保应急状态下的粮食有效供给。
从市场监测情况来看,今年3月,北京市大米批发均价为2.52元/斤,至月末价格同比下降1.3%,大米零售均价为3.01元/斤,月末价格同比上涨3.38%;富强粉批发均价1.7元/斤,月末价格同比下降2.59%,富强粉零售均价2.06元/斤,月末价格同比上涨1.12%。
“从整体情况看,价格基本平稳。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保供稳价工作,预计后期不会出现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的情况。”王德奇说,下一步,北京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还将加强货源组织和调度,加强储备粮执法检查,确保首都粮食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
从国内来看,当前全国粮食产量、库存量等数据均现明显盈余。我国连年丰收,粮食产量已连续五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小麦多年供求平衡有余,稻谷供大于求,人均粮食占有量470公斤,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的水平。其中,小麦和稻谷库存大体相当于全国人民一年的消费量。国内粮食供给关系总体宽松,除得益于粮食产量充足外,也一定程度上缘于国民营养结构的转变。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乡村建设专家委员会主任孙文华指出,当前随着国内居民食物结构发生改变,由原来倚重碳水化合物转向蛋白质等多元营养的补充,营养结构转变后,对粮食的需求也不会像以前那样紧迫。
“目前国内存粮总量是没有问题的,现在还需做好粮食结构的调整,同时帮助种粮大户提高生产力,进一步在国外粮食进口量减少的情况下,增加各品类粮食的市场供应。”孙文华说。
来源:北京商报 陶凤 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