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革艺术家出售昭陵六骏图
马画的意义马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是非常之好的形象,被视为吉祥瑞兽、善良神物。其冠名于姓氏、山河、人物,历代以马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浩若烟海。云南有马龙县、马关县,西藏有康马县,四川有马边彝族自治县,广西有马山县,安徽有马鞍山市,河南有义马市、驻马店市……中国的姓氏有马姓,人名字中带马字者更多矣。
北京昭陵六骏图
由于马与人之间的联系,马形象的审美寓意也传承于民俗文化中。民俗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其中包括图腾、生肖、历史故事、传统节日等等。中国人自古就崇拜龙、马、狼等各种图腾形象,根据各民族的不同信仰而有不同精神内涵。在中国的民间也有很多关于马的历史故事,像塞翁失马、指鹿为马、十二生肖中马等故事传说都是关于马的文化传承。马在十二生肖中的形象是一往无前,向目标奋进的精神寓意;而在塞翁失马的历史故事中则是“反者道之动”的哲学思想的体现。有关于马的节日则有云南独具特色的跑马节、蒙古族的马奶节等。
马图
奔马,令人神思飞越,生发出朝气勃勃、奋发向上的力量。在徐悲鸿先生的笔下,一匹匹奔马奋踪扬蹄,在广袤的土地上飞奔,骏马英姿,神态各异。有的腾空起飞,有的蹄下生烟。有的回首顾盼,有的一往直前,都仿佛要破纸而出。这一幅幅万马战犹酣的壮丽画卷,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滚滚向前。徐悲鸿原名寿康,一八九五年七月十九生于江苏宜兴计亭桥(屹亭桥)镇。他年轻时善哭,因家境贫困,常在半夜里悲从中来,有如鸿雁悲鸣,因此改名悲鸿。其父徐达章,工书画篆刻,但“时运”不济,一生过着清贫的生活,把浑身的本领传授给了他的儿子。悲鸿幼承家学,随着父亲读书、学画、种地。他最爱搜集老刀(强盗)牌卷烟盒中的动物画片,喜爱狮虎等动物画象,刻意摹仿、学习。十岁时,他随父亲自宜兴至溧阳,在途中写了一首行舟小诗:“春水绿迷漫,春山秀色含;一帆风性好,舟过万重峦。”即景成诗,初露艺术才华。那时,他已能作画,并为乡亲们写门对(春联)。
李景革艺术家出售昭陵六骏图,北京昭陵六骏图,马图